關於傳統市場分流管制這一題,依照各縣市疫情的狀況不同,所以各縣市政府採取的措施也不同。因為面對疫情,主政者要考量的絕不只人民健康問題,還有人民生計問題,如果人民生計出問題就會延生出更多複雜難解的問題。
把市場攤商關掉避免聚集(提供實體服務的供給沒了),不會使用電商購物的廣大族群尤其長輩將不知道去哪裡採買日常所需之食物與民生物資(無法滿足消費者民生需求);攤商無法做生意,家計會出問題。家計出問題,就更多人需要被紓困。恐怕紓困還沒到位,就會有攤商家庭會先無法撐到月底。
叫市場的攤商不要做生意,不會使用電商購物的消費者,就會前往未停攤的攤商或大賣場及超市,民生需求的量一樣、調整供給單位就不會有染疫風險了嗎?所以協助攤商做好防疫裝備與消毒工程、實施人潮分流管制並嚴格落實實聯制這個平衡的做法應是比較多地方政府可能會採取的做法。
而且,不同的市場,應該有不同的管理方式,但馬上要開始試辦停攤商、要民眾買菜頻率減為兩周一次的台北市長柯文哲怎麼想,只有他自己會知道。
--
截圖來源 ::蘋果新聞網
原新聞連結:減市場群聚!柯P出招停攤+即時影像 攤販一席話突破盲腸
https://tw.appledaily.com/life/20210601/GU26II266NBUTGBIZBVS6PZYJA/